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Anti-face籌備小組的心路歷程,大家快來聽聽他們除了實驗者的角色之外,作為籌備者又有哪些辛酸血淚呢?
實驗者B
即使拖著疲憊的身軀,踏著緩慢的步伐回家,一顆心卻熱得發燙的夜晚。
靈感這種東西並不是說來就來,雖然在事前各自也先想了些提案,但無論如何,就是有些什麼不太對勁。
三人大眼瞪小眼,好不容易才生出了anti-face的構想,又經過了幾次討論才確定了計畫的架構,然後很快地付諸實行。
無論是前期的宣傳與實驗者的招募,或者後期實驗開始後的部落格貼文,一切都是趕、趕、趕,
由於大家都有各自的事情要忙,且戰且走是我們一直以來的行事方針,
偶爾也會覺得,累到眼睛快闔上時,還要先上部落格po文真是瘋了,
但我還是從來沒想過任何放棄這個計畫的可能性。
對我來說,這個計畫的推動是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的。
大二這一年,我給自己定下了一些目標,去試、去玩、去學,
因為知道什麼都不做的話,疑問就會永遠存在那裏,
有時候是對自己的懷疑,有些則是對這個社會的疑問。
Anti-face兼具這兩者:我究竟能不能夠克制自己的慾望,並且同時讓自己學會時間管理?
facebook對於社會大眾的意義究竟為何,以至於大家總是一邊哀著:facebook怎麼越改越爛,卻還是繼續瀏覽動態,繼續點讚回文?
又,不使用facebook真的會讓一個人從somebody變成nobody嗎?
以這些疑問為柴,燃起了那晚心上的熊熊熱火,
雖也經過無數個風雨飄搖的夜晚,但小小的火苗未曾熄滅,
或許吧,或許也僅只是一種衝動,卻支撐著我走到現在,
而我相信,我們都會順利地走到最後的。
實驗者C
猶記四月二十號,下著雨,我們坐在Global Lounge裡,直到二活閉館。這感覺很像上學期做MIS報告, 當我們連作業的內容、定義都不清楚的時候,連定義都要討論。 到底小革命是甚麼?當初說好要帶想好的點子來,卻耍賴沒有想( 真是抱歉);幸好後來點子接二連三如雨後春筍般湧現(?), 在許多方案中選了Anti-face。當時討論了很多東西, 我現在竟然沒有辦法想起太多,但是那種心中熱熱的、興奮的感覺, 我還記得很清楚。甚至,把這樣的心情PO在動態上。哀, 真是諷刺啊。
因為是五月就要開始實行,根本沒有太多時間可以準備, 馬上就開始進入宣傳期。這幾天比較好玩的是做倒數圖片吧, 麥胖的圖片甚至使不少人誤解;但是Das Experiment的圖片好像吸引不少人,滿有成就感的! 而且一開始,說實在沒有很期待會有人加入我們, 大家應該覺得我們很freak吧。結果陸陸續續有五個人報名, 感覺真好。最可怕的是實驗開始前的那晚, 急急忙忙把事情交代好了(之前真的沒意識到有很多事要交代) 之後關掉FB,於是冒險就開始了。
實驗過程中,當身分是實驗者的時候, 這些日子的點點滴滴大概就像私紀錄那樣;但由於同時擔負Anti -face部落格的管理者,我們每天除了戒斷臉書, 還要花心思想要PO甚麼專題?怎樣才會吸引人? 甚麼樣的紀錄內容會有意義?有時候也難免會抱怨, 覺得自己自討苦吃,但是因為還有另外兩個夥伴, 總不能自己一個人擺爛,要他們幫我擦屁股吧,所以也就繼續做了。
若要貼切形容目前為止對於這樣一個專案的看法,我只能說,「 我們不用臉書,但省下來的時間都拿來做反臉書的事了。」
明天,另外一位活動籌備者也將向大家訴說他們的心內話,請大家持續鎖定Anti-face/不要臉!
實驗者B的文筆好好喔
回覆刪除可以認識妳嗎 :-P